公司系列報道之二 |
[字號:大 中 小] 2009-10-22 閱讀次數:10830 |
6月1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家外國專家局和北京市在京聯合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臨沂市拓普網絡有限公司研發的《拓普基于RFID技術安全管理系統 V2.4》榮獲本屆軟博會金獎;《拓普RFID讀寫器通用數據處理中間件系統 V2.3》捧得創新獎大獎。 據了解,這次博覽會上,國內外共有422家軟件企業展出了1500余件軟件產品,但最終只有66件獲金獎、42件獲創新獎。我市的拓普網絡脫穎而出一舉拿下兩項大獎,在展示了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的同時,也為我市軟件業贏得了很高聲譽。 “拓普網絡之所以能取得在這個領域的相對優勢,一是我們瞄準市場及時調整發展思路,二是我們有優秀精干的人才隊伍。” 被評為2008年山東省軟件企業十大領軍人物、成立之初即在公司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臨沂拓普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西勇說。 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的歷程表明,其任何發展都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新是軟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軟件企業來說,如同人的靈魂一般重要。 翻閱臨沂市拓普網絡有限公司的10年歷史發現,拓普網絡的10年就是一部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史。其擁有的強大自主創新能力,使公司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 臨沂拓普網絡成立之初,以“產品增值代理,為客戶定制軟件”為主營業務,按照客戶的要求開發軟件。由于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而且行業、部門不同,開發一個軟件基本上只能給一個客戶使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幾個客戶的單子趕在一起,十幾個技術人員只能加班加點地趕工開發不同的軟件,算算沒有多少利潤可拿,甚至還是虧本。出力多效益卻一般,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思路決定出路。為改變發展的困局和被動局面,公司組織人員進行大量市場調研后,積極轉變經營思路,決定圍繞市場開發出國內先進水平的軟件產品,軟件從“項目化”向“產品化”的業務模式轉變。這一思路的轉變為公司發展帶來了質的飛躍。在這一思路指導下,《林政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拓普辦公自動化(OA)系統及電子政務專網應用平臺軟件》、《拓普華通城發會會員管理系統》、《拓普“統計一套表”信息管理系統》、《拓普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系統》等一系列軟件的開發應用,使企業實力不斷發展壯大,影響力不斷增強,競爭力不斷提升。 創新的源泉是人才,軟件行業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而軟件行業又是人才流動非常頻繁的行業。因此,如何塑造高層次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讓許多軟件企業頭疼的雙重問題。但拓普公司不僅擁有相當一批優秀的軟件人才,而且,這些人一旦來到拓普,就留在了拓普,把拓普當作自己的家和施展才華的平臺。 拓普網絡從成立起就把人才的培養和建設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建立起一整套人才培養的計劃和制度。公司每年派人到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名校進行培訓,所有的費用由公司承擔。此外,對特別突出的技術骨干,公司不惜重金,對他們進行更高層次的培養。公司內部也建立起一系列技術學習制度。目前,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占總人數的75%以上,技術人員全部是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生4人,碩士研究生10人,其中有三名在職研究生是公司出資培養。目前,公司錘煉出一批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項目管理專家、產品專家和技術專家,許多技術人員獲得了網絡安全專家認證證書、安普專家認證證書、Cisco(思科)CCDP認證證書等。這些技術人員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泉和后勁。 在培養自己的人才的同時,公司還采取“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電學院房建成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首批首席科學家),擔任項目帶頭人;山東大學徐衍亮教授被聘擔任技術顧問,組建起經驗豐富的項目團隊。 公司還充分為每一名員工考慮,解決其后顧之憂。不僅為所有員工辦理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協調解決經濟適用房,并為骨干技術人員優惠購買住房。此外,鼓勵員工進行技術參股,按照員工貢獻進行嘉獎,并根據員工特長在崗位提拔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激勵政策,調動起了員工的積極性,穩定了人才隊伍。 拓普網絡還通過實施開放式經營策略,加強同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積極開展與高校開展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研發創新力。如與中創軟件進行中間件的合作,加快軟件開發過程,與北京創值立信進行合作,搭建虛擬主機管理平臺,面向全國推出了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的虛擬主機業務(www.2156.cn)。尤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建立的良好技術協作、科研開發和應用推廣等合作關系,形成了與這些高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利益共同體。企業可以隨時獲取國內、國際前沿的高新技術信息及豐富的高層次科技人才資源,增強其技術研發實力。 |
相關內容 |